AIGC技术如何推动教育创新?这场论坛观点云集

从智能写作到图像生成,从代码编写到音乐创作,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各个领域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如何利用AIGC技术推动教育创新,提升教学质量,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人才?

7月15日,领航教育数字化转型——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驱动教学创新与实践高峰论坛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教育工作者等齐聚一堂,聚焦AIGC在教育变革中的角色和学科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展开探讨。

本次论坛由上海教育出版社与上海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院联合主办。

 


深化融合:

推动“AIGC+教育”创新应用

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教育教学形态会产生哪些影响?未来发展趋势如何?会上,多位专家提到了“融合”这个关键词。

上海教育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缪宏才在致辞中谈到,本次峰会旨在深化AIGC与教育的融合,从而推动教育质量提升,并促进业界交流合作。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教育部教育大数据与教育决策实验室主任桑标认为,AIGC技术将在教育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变化,随着其与课堂教学的不断深化融合,教学效率与质量也将极大提升。他呼吁教育各界充分利用AIGC技术优势,积极应对挑战,共促教育创新,共创智能教育新时代。

在华东师范大学原副校长,华东师范大学“智能+”研究院院长周傲英教授、博导看来,利用AIGC技术可以实现中国式教育智慧——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寓教于乐、教学相长。他表示:“数字时代,教育从业者更需要深耕智慧教育的理念,从而转化观念、提升认知、自我变革,促进教育发展。”

上海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教育部教育大数据与教育决策实验室专项负责人邱峰在题为“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创新路径与方法”的报告中指出,基于微服务的AIGC设计开发是时代浪潮,教育工作者们要敢于尝试运用AIGC技术,积极推动教育教学活动的智能化,用AIGC助力教育决策的精准高效。

聚焦素养:

以技术赋能学生关键能力提升

以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助推学生核心素养落地,是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

现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导,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教育技术专委会名誉理事长张际平作“思维可视化智能未来课堂”主题报告。他表示:“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提升学生认知,而其场景离不开课堂,思维可视化、AIGC等技术的运用,将推动未来课堂的发展,实现教学模式创新和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导,北京市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应用创新研究基地负责人李玉顺在题为“素养型课堂发展及AIGC驱动的深度学习实践”的报告中,强调了在AIGC时代,学生的思维、终身化学习等能力将变得更为重要。“当下教育系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拥抱新技术,以AIGC赋能的课堂生态,转化教育观念促进教育数字化转型。”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导,上海师范大学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袁非牛在“AIGC驱动下的教学创新与变革”报告中,强调AIGC技术在教学内容、师资配置、个性化学习等方面有着天然融合优势。他鼓励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拥抱AIGC,通过积极评价、效率最大化、创设友好学习环境等方式,提升学生积极性、参与度、喜爱度和沉浸度,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教授、教育部特聘课程改革专家周龙军作峰会总结,呼吁教育工作者和各界人士积极将所学应用于实践,促进AIGC在教育教学的应用与实践,共同推进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

据介绍,峰会期间,主办方还设置了实地探访环节。7月16日,参与者在AIGC及数字化平台的基础上,体验多元、立体、可持续的教学方式,感受其为教学带来的便捷与高效。